在职时“暗通款曲”,辞职后赴关联企业“兑现回报”;问题暴露前火速离职,企图以“金蝉脱壳”逃避惩处……近年来,“逃逸式辞职”问题受到关注。6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发文章《紧盯国企领域“逃逸式辞职”问题 织密织牢制度防护网》,关注持续深化“逃逸式辞职”治理问题。这也让人看到一个鲜明而强烈的信号:“逃逸式辞职”不是贪腐“避风港”,休想“一走了之”!
有的干部,在位时不直接收受利益,而是与关联企业达成默契,待辞职后以“顾问”“专家”之名领取高额报酬,实现“在位谋利,离职兑现”;有的干部9888浏览器拉斯维加斯客服,预感问题暴露前突击辞职,企图切断公职身份与违纪行为的关联,进而“人走事消”;有的干部,则是利用原职务影响力,离职后继续干预原管辖领域业务,形成“人走茶不凉”的利益输送链……
近年来,已有多名官员因“逃逸式辞职”被查处。梳理有关通报可以看到,中国光大银行原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张华宇在职时为有关企业谋取利益,提前辞职后在与原任职务有业务关联的企业领高薪,疯狂逐利;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徐鸿周为逃避纪法惩处,谋划离职;中国进出口银行吉林省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郑鹏“逃逸式辞职”违规到贷款客户任职取酬……
时下,多地正在探索形成可复制的制度样本。相关报道显示,湖北省荆门市明确要求离职人员所在单位党委初审其是否符合辞职条件及从业限制规定,并由组织部门协同纪检监察、保密等部门复审,确保“带病离职”无法过关;四川省成都市通过构建全流程监督机制,2024年以来出具党风廉政意见回复147份,暂缓4人离职;2024年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纪检监察组和相关省级分行纪委运用“室组地”“组地行”联合办案模式,共查办“逃逸式辞职”案件4件4人。
游戏版本 V2.3.9 | 大小 27.24M |
系统要求 安卓5.0 | 更新时间 2025年07月02日 13:44 |
语言 中文 | 开发商 |
适龄范围 12+ |
修复bug
我的总结几点:
1.华宝量化选股混合发起式A净值上涨1.10%
2.首创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爱庆一审被判死缓
3.汉光演习正式开场 少将带头跳伞恢复演习训练
4.187.2亿元财政资金助力安徽夏粮丰产丰收
5.上海飞东京航班急速下降7000米,氧气面罩突然掉落!乘客:魂吓没了…春秋航空回应→